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峰 通訊員 陳月林 敖雪
冬寒來,菊花燦。
南漳縣肖堰鎮斑竹坪村黨支部書記盧必富,鉆進緊鄰的曲陽坪村金絲皇菊種植大棚里,他在欣賞眼前的菊花。
去年2月10日,農歷正月初十,盧必富得知總額300萬元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補助資金已撥到村里,激動得一夜沒睡好。
可激動后不久,一件事讓他陷入深深的失望。
原來,斑竹坪村兩委用這300萬元補助資金,去發展見效快、收益高、勞動強度低的金絲皇菊產業,并邀請在南漳縣種植金絲皇菊小有名氣的馨玖麗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彭斌麗實地考察。
找地塊、測土壤、查水源,彭斌麗踏踏實實忙活了一天,最終提出兩點異議:一沒有連片的種植土地,二灌溉排水系統不符合要求。結論——斑竹坪村不適合種植金絲皇菊。
眼看300萬元補助資金在斑竹坪村落不了地,盧必富回憶:“一肚子苦水,吐又吐不出,吞又吞不下?!?/p>
從斑竹坪村沿著S251省道向北7公里,是曲陽坪村;再向北4公里,是觀音堂村。
彼時,曲陽坪村黨支部書記陳俊勇和觀音堂村黨支部書記杜仁強也很焦急——曲陽坪村一處50余畝的連片土地,由于前任投資主體經營不善導致撤資,該地塊急需尋找“新地主”;觀音堂村的農產品加工中心已立項,計劃投入390萬元建設,也急需農業產業項目進行支撐。
我有錢,你有地,他有配套項目,這不是一拍即合的好事嗎?
斑竹坪村民不樂意:“這300萬是給我們村的,投到別的村發展產業,像話嗎?”曲陽坪村村民也有不同意見:“賺錢了,咋個分法?賠錢了,咋個賠法?都要說清楚?!庇^音堂村村民同樣擔心:“那兩個村要是鬧掰了、種砸了,咱村加工中心可咋活?”
幾經商量,三個村最終達成一致——斑竹坪村投資300萬元,在曲陽坪村按照每年每畝350元的價格流轉50畝連片土地,建設100余座金絲皇菊種植大棚;在觀音堂村農產品加工中心一層購買安裝一套10個烘干箱的加工生產線,然后一并交由馨玖麗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進行運營。
“我們公司就像一條線,將三個村串聯成一個利益共同體?!迸肀篼愓f,種植基地改造排灌系統,曲陽坪村沖在最前面;農忙時急需人手,40多名斑竹坪村民來基地務工;烘干時對電路要求高,觀音堂村安排專職電工守在加工中心。
就在2022年底,第一季金絲皇菊實現產值200余萬元,發放務工人員工資70余萬元,另外斑竹坪村收獲分紅15萬元,曲陽坪村收獲土地流轉費1.75萬元,觀音堂村收獲廠房租金6.5萬元。
今年呢?彭斌麗說:“從長勢和加工工藝來看,今年肯定比去年要強。我們賺得多,村集體和農民也就分得多?!?/p>
近一個月,斑竹坪村村民秦曉梅白天在種植基地采花,晚上在加工中心烘干,終日與菊花共舞?!懊磕暧?000多元的流轉費,這兩個月每天還有100到150元的工資。趁著農閑打零工,不需要風吹日曬,美著哩!”她說。
此前相互提防的三個村終于張開雙臂,抱團取暖——
學會了種植工藝,斑竹坪村分散種植30畝野菊花,鮮花烘干16元/斤,莖葉則入藥,每畝產值2萬元;
看到種植基地一片金黃,曲陽坪村村民主動要求流轉土地,將種植基地面積擴大至95畝;
觀音堂村農產品加工中心的烘干車間名聲驟起,周邊農戶的辣椒、山楂、鮮菇都送來烘干、集中銷售,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肖堰鎮鎮長周杰介紹,截至目前,全鎮已有12個村發展種植1500余畝菊花,輻射帶動村民就近就業1000余人,人均年收入增長5000元以上。
秋風起,朵朵菊花在風中搖曳,站在一片金黃之中,三位村書記約定——把酒話桑麻,還來就菊花。
編輯【郭偉桐】